HR法律网: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进行积极有效的新探索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克服了多头管理的弊端,实现了集中管理,进而提高了管理效率。这种模式还可以有效防止政企分开后“内部人”控制企业,实现放权和有效监督相结合。
2、在相关政策规定指引下,跨国并购将得到热而有序地迅速发展,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利用外资的有效新形式
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出台了多项规范跨国并购行为的政策规定。2003年,预计跨国并购必将出现新的热潮。不仅在制造业领域,在金融、保险、商业零售、公用事业等多个部门都将会出现购并行为,将极大地推动国有企业利用外国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
3、高度重视配套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继续实施启动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为国有企业开拓出一片市场空间来。目前,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要依靠外需来支撑中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显然不太可能。如果能够启动内需,尤其是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将为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其次,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分清楚,将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分清楚,才能为国有企业创造与其它企业平等竞争的初始条件,才能使得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成本和系统风险不积聚于部分企业或局部地区,而是有效合理地分散到全社会。
最后,要建立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环境。
4、根据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尽快建立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长效机制
中国入世后,对于国有企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新的薪酬机制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决不能搞新的高水平的平均主义,要提高风险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一位国有企业的老总说得好:“年薪制的实行,要使经营者有发财的机会,同时也要有跳楼的风险,不能负盈不负亏。”二是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尤其是要重视长期激励,使他们建立对未来的良好预期。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几乎都没有公司股份,这在发达国家的企业是难以想象的。三是年薪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市场化选拔,新的薪酬机制确立的重要依据是经理人员市场的定价标准。四是新的薪酬机制一定要规范。对于在职消费要严格界定,在实行年薪制的同时严格限制各种灰色收入。实际上,外资企业有许多好的管理办法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而不用另搞一套。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 1、外部环境的差异导致同样的改革措施在不同地区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国有企业的差别在进一步拉大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新兴城市和老工业基
HR法律网: 一、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突出变化 第一、入世效应突显,跨国并购正在成为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战略重组的重要途径 2002年是中国入世第一年,入世效应已经对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今日对外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千呼万唤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终于面世,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2 中新网北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