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工会法律援助与政府法律援助,都是国家法律援助体系的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法律援助条例》还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政府法律援助履行的是国家责任,工会等社会组织法律援助履行的是社会责任,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补充。
政府法律援助是政府对社会贫弱公民的一项义务。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机构,拨付经费,履行职责,使法律援助具备稳定性、规范性和保障性。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工会法律援助机构根据法律、工会章程等为所属职工、工会工作者、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工会法律援助主要利用工会自身的力量和资源,体现的是职工代表组织对本团体成员的保护和扶助,工会法律援助不具有国家性。
政府法律援助以社会贫弱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为对象,一般以当地政府是低生活保障线为标准,不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的一般不在政府法律援助范围之内。工会法律援助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困难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为服务对象,以协调劳动关系、调处劳动争议为主要内容,通过法律援助手段维护困难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基层工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经济确有困难、打不起官司的职工、农民工是工会法律援助的重点。工会提供法律援助的困难标准一般参考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线后自行确定,标准门槛往往低于政府法律援助。
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对具备法律援助条件、曾获得工会法律帮助的职工当事人,应当提供法律援助,不能因此而拒绝,因为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职责。对符合工会法律援助条件,已获得过政府法律援助的职工当事人,工会应与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后再决定对其的法律帮助。工会法律援助对政府法律援助是一种有益的互补,政府对工会法律援助有支持、帮助的职责。如在资金、业务、政策和工作开展上提供必要条件,保证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正常开展。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工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而且有工会章程和内部规范性规定。 2001年10月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HR法律网:工会法律援助是指工会为行使维护职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为需要法律援助的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和服务的一项专门活动。工会法律援助以协调劳动关系、调处劳动争议为重
HR法律网: 应经过如下三个程序: 必须有三分之一的会员提出罢免请求; 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充分讨论; 作出罢免决定必须经会员大会的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