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依据应聘者提供的虚假信息订立劳动合同,其存在的问题不单单限以瑕疵劳动合同的效力 问题。还有作为以保护特定劳动者群体为其目的的劳动法,单靠公法意义上的保护规定是难 以达到其立法目的的问题。因为,应聘者为了规避这种规定并对抗使用者有可能提供虚假的 信 息。例如,招募劳动者采用面试方式时如果使用者询问的内容与将来发生的劳动没有直接联 系的家庭情况、学历、出生地,并以此为依据选聘劳动者的情况下,落聘的劳动者只能是通 过损害赔偿请求权来挽回些损失,但通过损害赔偿方法挽回的损失无法与被聘后的可获利益 相比。相反,对于使用者来讲无论是经济角度还是其他角度这么做是划的来的。这些说明现 行劳动法的规定实际上存在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应依法进行。 确认无效合同主要应从以下两点加以区别: (1)从形式上和实
HR法律网:《合同法》第55条第1款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但是该条款的规定作为适用于一般
HR法律网:有效,可以补充明确一下HR法律网(www.law-h.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4000-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