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绩效指标的设定不准确。很多企业设定的绩效指标不能指向战略,最后考核的结果没有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管理者经常需要动态的调整绩效指标,例如,如果企业当期制定的是一个扩张的战略,那么绩效考核指标就应该围绕扩张的战略而设定;如果当期的战略是稳定发展,那指标就要调整成利于稳定发展的考核指标。每个单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绩效考核的指标都会不一样,所以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这是当前的一个瓶颈。
第二,绩效管理信息化基础不好。现在很多企业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认为定性考核会有失客观,往往希望采用定量考核。而采用定量考核,数据的提取和采集将成为考核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种情况下,如果信息化管理基础不好、不扎实,那么定量考核就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有时数据采集的不及时,不准确,考核结果甚至会是一场灾难。
第三,绩效考核结果难以保证公平公正。例如,有些单位会采用360度评估工具用于年底的绩效考核,由此带来的近视效应、老好人、手松手紧等人为因素使考核的结果很难保证公平、公正。例如:有的领导看谁都不错,打分就倾向于打高分;有的领导看谁都觉得有问题,总是习惯打低分。
要想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种种问题,信息化是最有效的手段。专业人力资源软件厂商北京宏景世纪软件有限公司认为:现阶段企业的绩效管理已经突破了“通过绩效考核传递业绩压力,完成奖金分配”的简单考核阶段,跨越了“基于企业战略,层层分解战略目标”的经营绩效管理阶段,开始上升到“助力工作改进和业绩提高,激励员工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全员、全程绩效管理”阶段。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全员的绩效管理不仅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而且很容易流于形式,适得其反,造成考核不公的现象。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 绩效管理推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无非是: 好处不多 处罚不痛 理解不透 关联不够 所以要让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考核工具简单易操作 绩效管理培训指导
HR法律网: 1、绩效管理制度是一个操作规范,是企业绩效管理法律; 2、而绩效管理体系可以用PDCA来解释,也包含了调研、计划、实施、检查与改进整个环节,同时包含了对相关人员的绩效
HR法律网: 需要认识清楚这个问题或许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每个企业都认为绩效管理是非要不可的,但真正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跟风而已,并没有理解绩效管理的真正实质。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