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我国平均退休年龄过早 将逐步延迟退休
京华时报讯(记者赵鹏)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天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
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这对我国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到2020年将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老龄化也会使医疗保险支出面临更大压力。
尹蔚民透露,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连续11年提高,由2005年的月养老金人均700元,一直到现在人均超过2000元。
尹蔚民介绍,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建国已经60多年,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我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尹蔚民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以后,将向社会公开方案。这会有一个预告期,若干年以后再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热点回应
“十三五”劳动人口不会下降
尹蔚民表示,我国就业方面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总量压力依然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虽然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开始下降,但劳动力总量仍高位运行。“十三五”期间,不会出现明显下降。人社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就业的人数将维持在2500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登记失业人员;其余1500万人中,高校毕业生700多万;中职以及初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700多万;其余是军队转业人员等。
尹蔚民还介绍,目前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点,就能拉动城镇新增就业150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增长一个点只能拉动城乡新增就业80万到100万人。因此,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增速下降,但是拉动就业的能力却增强了。
调查未发现大规模“裁员潮”
尹蔚民透露,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是急剧扩大的。扩招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是100万人左右,扩招后的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9年突破600万,2014年突破700万,今年达到749万人。不过,我国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都超过90%。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青年失业率大体上在20%左右,有些欧洲国家青年失业率甚至达到5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还是稳定的。
对于一些媒体报道的“裁员潮”问题,尹蔚民表示,从人社部的调查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裁员潮”。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签订正规劳动合同,而且购买社保的,必须到劳动局、社保局备案。劳动合同备案证明,是由受理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的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说明某份特定的劳动合同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当退休;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
劳动者到退休年龄,并且缴纳社保满15年的,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基本的养老待遇,如果员工到了退休年龄,公司却将员工辞退,一般是没有补偿的。除非双方聘用合同中约定赔偿条款,才会支付
医疗保险是可以补缴的。退休后可以一次性补缴医保费,一般来说,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用人单位和参保人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足所差月份
并不是劳动者到了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必须终止,如果用人单位愿意主动履行义务,放弃要求劳动者按龄退休权利,且劳动者也不主张退休权的,则劳动合同就可以不终止。 法律依据: 《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