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关于offer
1)offer属于要约,首先说明入职时间,并写明截止报到时间及offer失效时段,避免因企业和员工的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2)offer说明入职需要提供的入职资料,目前我所在的企业提供的资料有:一寸近照、离职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离职证明、就业失业登记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原件及复印件、社保缴费证明及转移单等;
3)入职当日合适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的是否有偏差;通过学历查询网站核实学历信息;
4)员工所有的发放物品使用《入职员工物品发放清单》,写明白发放的所有物品及数量,由新员工签字确认;
5)《员工手册》等重要文件单独确认并由发放人和领取人签字确认;
6)入职30日内持身份证原件签订《劳动合同书》,并在30天内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办理企业员工备案手续;
7)当月10日前入职员工次月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0日之后入职员工次月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当地政策是每月10日前申报社保)。
第二部分:员工提交的资料:
1、户口(或其他有效户籍证明)、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资格证原件
2、离职证明(或失业证明,或学校的报到证)
3、解除劳动关系备案登记表(有些城市还有劳动手册、退工单)、养老保险转移封存单、医疗保险卡号、公积金个人账户转移申请书
4、一寸照片
5、工资卡复印件
第三部分:员工签字的文件:
1、劳动合同,保密协议
2、《员工手册》及其他规章制度
3、员工联系方式及住址(通知送达地址),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及住址
4、工资卡复印件
5、该岗位转正考核方式及转正标准
第四部分:新入职与纳贡面临的风险
新员工入职,从最开始发出要约,HR们可能就把心得按一按。要约发出后我们等待的是一个不十分确定的结果。
风险一:临时变卦。优先应聘人员可能会在应约的最后关头被竞争对手干扰而放弃这份offer;
风险二:来公司的路上,工伤的风险。这在每年都出现这样的问题。
来公司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谓心,即品。正所谓品质与能力的关系,能力越高,品质越差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大。
风险三:员工的品质决定试用期的结果。
试用期结束了,但是人却走了。
风险四:我就是来打酱油的。试用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以各种理由解除试用。
风险五:劳动合同风险。
风险六:劳动保险费用。
风险七:个人认为,还有窃取商业机密的风险。
第五部分:公司方面的内容
常见错误:
1. 招聘广告中含有歧视性条件;
2. 未将录用条件书面化,被录用者没有签字;
3. 入职登记表信息不全,尤其是婚姻、直系亲属关系和是否怀孕、邮寄地址的信息缺乏;
4. 未核实身份信息和材料信息、无体检报告、未核实是否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及购买保险等;
5. 要求提供担保或变相索取财物
6. 未在录用登记表上注明“接受公司的背景调查”而擅自对入职员工做了背景调查;
7. 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劳动合同,未及时补签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用工方如何避免仲裁败诉的风险?
招录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何规避风险?
劳动合同法下企业有哪些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