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有企业领导人任免制度?

2015-09-161962 人看过

 HR法律网:第一,全面、辩证地认识、掌握党管干部的原则。党管干部最重要的是管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正确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科学的干部、厂长经理任职标准,制定规范、可操作的考评、任免程序。党管干部主要是管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并且做好干部的向导、教师、“红娘”。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管干部的原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可以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中的党委成员、党员来表达、反映党的意志、意见等方式来实现。

第二,正确认识、把握人事任免制度的评价指标。人事任免制度如何改革,什么样的人事任免制度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应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否则改革没有方向。这个评价指标应有以下内容: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方向,也符合中国国情。二要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有利于企业政治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的发展。三要有利于领导班子的科学化建设,有利于领导班子组织、决策、指挥的科学化。四要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避免主观因素,避免模糊性、随意性,有利于实践操作。五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六要群众拥护。 第三,依法制定规范的任免程序。按照《公司法》、《企业法》的规定,经理由董事会选举、任免,厂长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任免。但任免程序的细则还要具体制定。如是否组织考评班子,怎么组成考评班子,考评班子怎么分工,怎么考评、考评什么,考评的时间、时限等等;再如怎么发布招聘、考评信息,发布信息的时间、范围、方法,接受报名、具体资料的条件、时限、方法,进行资料查核、进行反馈工作的程序、时限等等;又如怎么弹劾、罢免经理、厂长,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提出不信任、弹劾、罢免案,什么样的条件下不信任、弹劾、罢免案可以获得通过,经理、厂长被罢免后怎么产生临时性的或新的经理、厂长等等,都要有明确规定。此外,经理、厂长依法任免中层干部、基层干部的程序细节也要有明确规定。各项具体任免程序如何实施监督要有明确规定。 第四,制定科学的经理、厂长标准。一方面要按照“四化”标准,另一方面要按照企业家标准来制定经理、厂长标准,外国企业家的标准也可以借鉴。这个标准应抛弃行政级别、工作性质、学历、资历、身份等观念,应允许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平等竞争;应允许各地的人都能平等竞争;应抛弃意识形态观念,允许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都能平等参与竞争。企业家的标准要从德、才、工作态度、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考虑。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德主要是商德,懂法守法,以诚待人,以信治厂。企业家的才能主要是,懂本行业的技术、经营管理,懂经济,有本行业的工作经验、工作实绩。 第五,建立规范的任职、激励、监督制度。国外的有关合理制度可以借鉴、引进,国内的有关制度也可以不断创新。任职,可以实行合同制、任期制、目标责任制,引咎辞职制,以及试用期制等。激励制度包括奖惩机制、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等有效组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责任、业绩与分配相结合,还可以按市场机制实行年薪制、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持股分红、利润分享等,也可以按经营者的市场价位确定其收入等。惩罚制度也要完善、配套。决策失误、工作失误、完不成任务,必须惩罚,不可姑息。监督制度包括定期述职、民主评议、定期审计、定期稽查、失误追究(政纪、党纪制裁、经济制裁、刑事追究)、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建立业绩档案、廉政档案等。党委、监事会、职代会的监督要规范化,各司其职,也可以互相通气、协同工作。并且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六,大力培养优秀、合格的企业家,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正确的干部路线、政策,科学的企业家标准,规范的任免程序等,都是企业家成长的良好条件。此外,还要培育、发展企业家市场,建立规范的面向全国全世界的开放的、统一的企业家市场,建立统一的企业家人才库。使企业家人才资源配置实现市场化。培育一个市场化的、无行政依附、无单位依附的企业家阶层。与之相配套的,可以实行企业家岗位资格认证制度等。也要引导高等院校培养企业家人才。中国每年毕业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3-4%。近年各地办MBA、MPA班多起来,但质量、效果尚不尽如人意,参加培训的人不少,培养出的企业家却不多,企业家人才远远不够。对于企业家也要为他们提供不断成长的机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不断更新,从而推动中国的企业家中涌现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家。 第七,改进、完善选人用人的作风和制度。切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要求的“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好的作风选人用人,选用作风好的人。建立选人用人合理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建立能上能下、有效激励、竞争择优、有实效出实绩、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八,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国有企业人事任免制度的改革,不仅是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党政机关如果不转换职能,不仅无法推动国企人事任免制度改革的深化,也会阻碍改革的进行。进入WTO以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需要优化制度环境,包括优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主法制建设的成熟,必将有力地惩治腐败并带来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4000-8899-51),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什么叫国有企业体制?

    HR法律网:国有企业体制应该是源于1956年的公有制改造,之后我国处于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改革开放允许发展私有经济,我国经济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私营,合资等经济体

  • 2003年国有企业改革面临新突破是什么?

     HR法律网: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进行积极有效的新探索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

  • 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HR法律网: 1、外部环境的差异导致同样的改革措施在不同地区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国有企业的差别在进一步拉大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新兴城市和老工业基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什么叫国有企业体制?

      HR法律网:国有企业体制应该是源于1956年的公有制改造,之后我国处于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改革开放允许发展私有经济,我国经济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私营,合资等经济体

    • 2003年国有企业改革面临新突破是什么?

       HR法律网: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进行积极有效的新探索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

    • 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HR法律网: 1、外部环境的差异导致同样的改革措施在不同地区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国有企业的差别在进一步拉大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新兴城市和老工业基

    •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是怎样的?

      HR法律网: 一、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突出变化 第一、入世效应突显,跨国并购正在成为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战略重组的重要途径 2002年是中国入世第一年,入世效应已经对

    •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制度缺陷和创新

      一、目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当前企业基本上都是将绩效管理作为其战略发展的导向和基础,利用分解目标的形式让企业的员工与工作人员都能够保持在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努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