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单位不给办公室工作人员发放高温补贴,违返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吗?

2015-09-24729 人看过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而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5、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第十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用工单位不给办公室工作人员发放高温补贴,违返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了,可举报,要求补发
HR法律网(www.law-hr.com)很高兴为您解答,如还有疑问欢迎登陆我们的官网进行在线咨询,或者直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工资包干了是不是可以不发高温补贴?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

  • 如何加强高温津贴的发放?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不同地区,高温津贴发放时间和标准不一。广东是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

  • 高温费补贴是按天算还是按月发放的?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高温补贴标准的,如何发放要看你自己省里的文件。 参考:目前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工资包干了是不是可以不发高温补贴?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

    • 如何加强高温津贴的发放?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不同地区,高温津贴发放时间和标准不一。广东是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

    • 高温费补贴是按天算还是按月发放的?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高温补贴标准的,如何发放要看你自己省里的文件。 参考:目前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

    • 请问关于高温津贴发放是否能用物质,来代替金钱,相关法律能允许吗?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高温费应以现金形式发放,根据《关于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要继续做好高温季节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一些企业

    • 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是哪些人?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根据国家人社部门所下发的高温补贴通知里可以了解到,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