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团队律师:
没有全国的统一标准。
一、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
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解读上述法律规定:
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也规定了应给予经济补偿金。但并未明确规定,到底应该如何来计算。各地规定也不尽相同。
1、上海高院《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三条规定:补偿金数额不明的,双方可以继续就补偿金的标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
2、北京市高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三十九条规定: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按照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前最后一个年度劳动者工资的20%—60%支付补偿费。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支付补偿费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
3、深圳,《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补偿费,按月计算不得少于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约定补偿费少于上述标准或者没有约定补偿费的,补偿费按照该员工离开企业前最后十二个月月平均工资的二分之一计算。
三、山东省的相关规定:
山东省高院、山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山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竞业限制协议,支付经济补偿。自工作交接完成后满一个月,用人单位尚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不受竞业限制协议的约束。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劳动者违约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劳动者的请求对违约金数额予以适当调整。”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如何处理劳动合同中未约定竞业禁止补偿金的情况?
HR法律网团队律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禁止条款,但未就补偿费的给付或具体标准进行约定,不应据此认定竞业禁止条款无效,双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竞业禁止经济补偿金如何申报纳税?
HR法律网团队律师:根据《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广东省九届人大1999年3月7日颁布),单位与知悉技术秘密的人员约定在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定时间内(例如1年),不从事与原单位竞争的业
签了竞业禁止协议还没入职,需要交违约金吗?
HR法律网团队律师:如果单位不按约定支付你经济补偿,你就不受竞业禁止的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