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一份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2015-10-281038 人看过

 HR法律网团队律师: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员工绩效管理考评与发展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各部门、各分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临时工)。
 
  第三条 定义:
 
  绩效是员工个人或团队的工作表现、直接成绩、最终效益的统一。
 
  绩效考评是以工作目标为导向,以工作标准为依据,对员工行为及结果进行测定,并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的过程。
 
  第四条 考评原则
 
  公平公正,客观有效。
 
  第一章 内 容
 
  第五条 职责和权限
 
  l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对直接下属的考评,参与本部门考评复核会议;
 
  l 部门总监: 负责组织召开本部门考评复核会议,对本部门的考评结果负责;
 
  l 考评小组: 由公司总裁、各部门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和考评主管组成,人力资源&行政部总监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召开考评小组复核会议,对整个公司的考评结果负责,并具有最终考评权;
 
  l 人力资源部:负责考评工作的布置、实施、培训和检查指导,并拥有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
 
  第六条 考评时间和方式:
 
  考评方式 考评时间 适用范围 内容和形式 备注
 
  统一考评 每半年一次(每年7月和12月) 全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所有员工 按照本制度的规定
 
  月度或季度总结 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总部各部门 形式不限 作为统一考评的依据
 
  月度考评 每月一次 分公司 形式不限 作为统一考评的依据,也是分公司绩效工资(奖金)发放的依据
 
  注:本制度以下内容中提到的考评,都是指统一考评。
 
  第七条 考评内容和依据:
 
   根据公司宗旨、价值观和原则,公司将从三个方面考评员工,内容和依据如下: 
 
  考评内容 占总分比例 说明 考评依据
 
  工 作 绩 效 80% 公司对员工的考评是以工作结果为导向,侧重员工的工作绩效。 依据员工“半年度工作目标”,据实评分
 
  纪 律 性 10% 《员工手册》的规定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是基于公司宗旨、价值观、原则的员工的行动准则,遵守纪律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根据《员工手册》的规定和月度总结/考评的成绩,据实评分
 
  团队协作精神 10% 团队协作是公司一直倡导的经营原则和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是宝供员工的必备条件。 参考内部客户的评价,据实评分
 
  第八条 考评结果:
 
  (一) 考评等级:考评结果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
 
  S――总是超过工作目标及期望,并有突出贡献者; 
  A――经常超过工作目标及期望; 
  B――达到工作目标及期望,偶尔能超过目标及期望 
  C――基本达到工作目标及期望,偶尔不能达到目标及期望 
  D――经常不能达到工作目标及期望
 
  (二) 等级分配比率:原则上,在同一部门内、同一行政级别中,考评等级的分布都应符合以下的比例:
 
   S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0~5% 
   A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15~20% 
   B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60~65% 
   C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10~15% 
   D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0~5%
   
  (三) 对考评结果的处理原则:
 
  1、 年度总评
 
  (一年两次考评的汇总成绩)决定员工下一考评年度的绩效工资: 
   S级――绩效工资上升2个薪级 
   A级――绩效工资上升1个薪级 
   B级――在公司预算内普调 
   C级――维持原状 
   D级――下浮绩效工资1个薪级,并换岗或辞退(连续两年考评为“D”级的员工将被辞退)
 
  2、 影响年终奖的金额:年度总评成绩是计发员工当年年终奖的主要依据,计奖方法另发。
 
  3、 职务变动的参考:根据公司人力规划和需求状况,公司将参考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决定员工职务的调配或晋升(考评结果为S、A、B级的员工才具备职务晋升的资格)。
 
  4、 制定培训计划的参考:针对员工在考评中发现的不足,为员工设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5、 为员工制定和修改职业发展计划提供参考。
 
  第九条 考评流程:
 
  一、 人力资源部制定考评计划:经人力资源&行政部总监批准后,人力资源部公布计划和下发有关表格;
 
  二、 工作总结:首先由员工填写工作总结,再由直接上司对员工上一考评期间的工作给出综合评价(见“员工工作总结和发展计划”的第一、二项)。 
 
  三、 直接上司收集内部客户的反馈意见:
 
   主管及主管以上员工的考评需要提供3~5位主要内部客户(与被考评员工有密切工作关系的岗位人员,其中至少有一位必须是被考评员工的直接下属)的评价。客户的名单由员工本人提出,由直接上司最终确定并通过“内部客户评价反馈征集表” 收集反馈。
 
  四、 考评:分两步进行:
 
  (一) 直接上司考评:直接上司和员工一对
 
  一、面对面直接沟通进行,程序如下:
 
  1. 一起回顾员工半年度的工作(工作目标和计划等的完成情况); 
  2. 直接上司就考评表的内容逐项考评员工,评定绩效等级(这个等级是建议等级,最终成绩要待考评小组复核后确定); 
  3. 员工与直接上司一起制定员工下半年发展计划(见“员工工作总结和发展计划”的第
 
  三、
 
  四、五项);
 
  4. 直接上司总结考评情况,重申对员工的综合评价,但不告知考评等级;
 
  5. 如果员工对直接上司的评价有异议,可以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向上一层上司陈述异议;上一层上司依据实际情况,在比较考评中予以协调。
 
  (二) 比较考评(被考评员工不参与):管理人员召集下属管理人员,一起对更下一层员工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比较评估,平衡各等级分布比例,具体如下:
 
  u 总裁召集部门总监考评二级部门经理
 
  u 在同一部门内,部门总监召集二级部门经理考评部门主管级人员;
 
  u 在同一部门内,部门经理召集主管级人员考评普通员工;分公司以此类推。
 
  五、一级部门复核:
 
  1) 总部考评表统一交给部门总监进行汇总(填写“考评成绩单”); 分公司考评表统一交给分公司经理进行汇总,然后把成绩单和S、A、D级员工的考评表一并交给营运总监;
 
  2) 部门总监召集二级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召开部门复核会议,审核本部门S、A、D级员工的资格,平衡S、A、D级员工的分布比例。
 
  3) 部门总监批准签署复核通过的考评表。
  
  六、 考评小组复核:
 
  1) 一级部门复核后,有关考评资料(总部所有考评表、分公司获得S、D级的员工的考评表、各部门“考评成绩单”)统一交到总部人力资源部,总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全公司的考评情况并拟写考评报告。 
  2) 总部人力资源部把考评报告和获得S、D级员工的考评表呈交考评小组; 
  3) 考评小组召开复核会议,审核获得S、D级员工的等级资格,平衡等级分布比例; 
  4) 考评组长批准签署复核通过的考评表。
 
  七、 通知考评结果:
 
  考评小组把复核后的“考评成绩单”返还给部门总监/分公司经理保存,由其通过员工的直接上司,把结果告诉员工。
 
  八、 备案存档:
 
  总部人力资源部根据考评小组复核结果,修改考评报告,并把有关考评资料备案存档
 
  第十条 考评资料的保存:
 
  u 员工工作总结和发展计划:一式三份,分别交由员工本人、直接上司、总部/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保存。 
  u 考评表:总部员工的考评表由总部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个人档案,分公司员工的考评表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个人档案。 
  u 考评成绩单:一式两份,分别由部门总监/分公司经理、总部人力资源部保存;
 
  第二章 考评表及考评说明
 
  第十一条 考评表 :(见附件)
 
  第十二条 考评说明
 
  1、 本制度的考评表用于考评员工上一考评期间(半年)的工作表现。 
   
  2、以下是对考评表内容的解释说明:
 
  序号 内容 定义
 
  1 工作目标 员工上一考评期间(半年)要实现的工作指标 
  2 分值等级及说明 将成绩按优劣进行分等,并对每个等级进行解释 
  3 上司评分(p) 上司就每个考评项目给员工的评价分数; 
  4 权数(I) 上司根据各考评项目的重要性,给各考评项目赋予的系数。 
  5 项目得分 是上司评分和权数的乘积 
  6 备注 说明一些需要补充的内容,其中得分为S、A、D级的要列举至少两件事例说明 
  7 总分 是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的总分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如何能做好一套完整完美级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HR法律网: 要根据企业现状来制定,还有绩效考核方案没有完美的。因为绩效考核往往是分阶段推行,不同时期阶段要求不一样,比如现阶段主要刺激销售业绩,就把业绩指标比例提高。这样

  • 绩效考核制度,从哪些方面最全面的调查这个制度在公司中的落实情况?

    HR法律网: 绩效管理是否落实,必须以其是否能帮助公司达成目标为判定标准。绩效管理并不是只用来达到财务分配的公平性,因为财务分配的公平,并不能确保公司目标的达成。 让绩效不

  • 生产车间绩效考核制度是怎样的?

    HR法律网: 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一、目的 (一)为确保全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奋发进取,自觉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