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工资,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劳动仲裁不能申请财产保全,而劳动诉讼能申请财产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四条,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
职工被刑事拘留不可以停工资。刑事拘留只是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属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的情形,用人单位不能因此
工资一般是属于共同财产的。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约定该财产归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