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相关律师为您解答:
1.指引和引导员工行为,为工作提供导向。一个制度管人。中小企业普遍不重视制度建设,一提到制度化问题,许多老板就搞不清楚本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或者,仅是涉及其中某一两项而已,而且还支离破碎。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重于企业文化的“硬件”建设。因此,一般中小企业至少要建立“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精确的考核和公正的奖励是很必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采用期权奖励制度,把经理人和所有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仅是建立了制度还不够要严格执行,奖惩兑现,切忌不要怕麻烦。如果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就引进经理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还不如用家族更能取得效益,1999年,兰州黄河集团差点被经理人颠覆,董事长杨纪强又重新把他的几个儿子安排在高层管理岗位上;2001年,广西喷施宝公司职业经理王惟尊因揭露企业主做假账,而他自己又被老板以职务侵占和商业受贿罪起诉,并被拘留8个月之久才被取保候审。
2.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减少内耗,提高效率。规章制度不完善,不严谨不成系统,或者规章制度经常打架,就会增大内耗。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样会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3.企业文化的塑造。信号,给员工提供一个信号就是公司是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是个别领导的意志。制度能否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融合,中国企业当前更应该着重考虑非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即建立一种有效的企业文化。正如诺斯所说:“看好的制度有效性有多长,关键是该制度的灵活性有多大”。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它蕴含着这样的道理,人们对于制度的选择,是由人们的理念、道德、文化所决定的,因为在人们长期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所有人都有利的行为规范或制度,制度就是人们集体的最佳决策。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如古人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只是通过建立许多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那里有漏洞就增加那里的规章制度,这种思路很容易产生教条主义思想。我们知道,制度是要付费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使企业管理机制固滞,这种基于人性恶的假设必然会窒息企业的创新精神。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人们的法律意识很强,而从90年代开始,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率节节攀升,这才使人们意识到这种制度安排并不能全部代替家庭教育、社会道德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一种制度安排是包治百病的,只有对制度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才不会陷入制度的陷阱中。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作为正式制度之一,是用“他律”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一种显性的制度;但是企业仅仅有规章管理制度还是不够,在正式制度之外有管理存在的空白,这就需要另一种制度来配合――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是通过“自律”来激励和约束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内心对企业的责任感或是使命感才可能真正对员工行为发生作用。这就说明,企业制度能否对企业管理起作用,关键在于“自律” 和“他律”的相结合,即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相融合,这才有可能达到企业的均衡发展。
4.企业形象的提升。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完善象征着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管理规范,社会对他的评价也就也高,这也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财产。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相关问题,请关注我们的官网;HR法律网(www.law-hr.com)或者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4000-8899-51)。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相关律师为您解答:企业管理一词有许多定义,这些定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也仅仅反映了管理性质的某个侧面。为了对企业管理进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而不局限于某个
肖正与威士伯(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沪二中民三(民)终字第1357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肖正。 委托代理人俞
北京数字华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张洁劳动争议上诉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4)一中民终字第10076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北京数字华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