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就业促进法》如何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在人员录用方面的行为?

2015-10-29833 人看过

 HR法律网: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身高歧视、年龄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血型歧视、属相歧视等现象。鉴于就业歧视的发生,主要是在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时候,因而为了促进就业、保证公平就业,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在人员录用和中介活动中的行为,《就业促进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何谓“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一般理解,就是要保证形式上的平等,禁止同样情况不同的对待,禁止基于立法所保护的诸如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特征对个人进行不公平对待。
    在现在劳动者就业过程中,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不公平的就业条件上。机会的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础,不平等的就业机会让很多有条件就业者排斥在职场的大门外,不公平的就业条件加重了就业者的成本,使本来就业处于弱势的求职者更弱,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保证就业机会的平等和就业条件的公平,一方面能保证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更能促进就业,保障社会主义就业市场的和谐稳定。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农民工就业歧视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HR法律网:一,就业歧视涉及到人的尊严和人格权,反歧视就是捍卫人的尊严和保护人格权。二,反就业歧视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平等和公正有两个最重要的环节,第一

  • 法律如何规制调整就业歧视?

    HR法律网:广义的“歧视”指“有所区别的对待”。狭义上的也就是消极意义上的“歧视”概念,是指“相同的人(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者不同的人

  • 我国有没有反对就业歧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

    HR法律网:法律不会对无法执行的东西作规定。就业歧视问题只能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比如国家对与残疾人订立劳动关系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国家在非特定行业的体检标准上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