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劳动争议的四条途径在时间方面的规定是怎样的?

2015-11-19805 人看过

HR法律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想您所说的“解决劳动争议的四条途径”应该是:协商、调解、仲裁、起诉了。上海远业律师事务所任金波律师具体分析如下: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能够成功,这将是最佳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当事人双方都可以很方便快捷的解决掉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时间和诉讼成本,还能给当事人双方留下比较大的交往余地,不会闹得太僵。劳动者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离去。免去了双方对簿公堂撕破脸皮的尴尬,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熟人社会的特征,但是这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学习劳动法,了解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不然,总是雾里看花,弄不明白,公说公有理,坡说婆有理,难以达成一致。【时间上:没有起止时间规定,随时调解都可以。】
(2)向单位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很多大企业工会比较健全,劳动仲裁调解委员会也比较值得信任,劳动者就完全可以依靠工会的力量,向企业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成功皆大欢喜。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中小企业工会还不是很健全,要么没有设立企业内部的劳动调解委员会,或者工会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很难对企业内的劳动调解委员会建立信任,另外,由于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书没有法律效力,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出现争议,仍需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没有办法了,还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吧。【时间上:原则上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该机构申请】
(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得已为之,只能对簿公堂了,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双方都吃力不讨好,白白给律师赚取了不少业务。因为,毕竟专业的人处理专业的事情比较好,稍微复杂一点的劳动关系,没有律师的参与,自己考虑不全面,应该争取的没有争取到,悔之晚矣。作为专业的劳动法律师我就看到过很多仲裁判决书觉得可惜,劳动者是赢了仲裁,但是还有很大一快的权利在劳动仲裁中根本没有提到。而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仲裁中,法院和仲裁庭遵循的是“民不告官不纠”原则,你没有要求,就不会主动判给你。
在劳动仲裁中,一般仲裁委员会都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结果经双方签字后和仲裁庭裁判结果都具有法律约束力,15天以后如果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自动生效。预期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可以提请法院强制执行。【时间上:原则上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该机构申请】
(4)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仲裁结果作出15天之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法院不受理没有经过劳动仲裁庭处理过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案件如果没有经过劳动仲裁,当事人不可以直接拿到法院诉讼。【时间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仲裁前置,也就是说,起诉程序必须在之前的劳动仲裁程序借宿之后15天之内起诉至法院,法院的审理时间一般是3个月结案,长者6个月结案。】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代通知金是如何规定的,代通知金如何计算?

    HR法律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

  • 新劳动法有没有具体规定代通知金跟工资赔偿是不是一个意思?

    HR法律网:代通知金与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方式和标准不同。  代通知金是指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多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替这个提前通知

  • 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劳动法中是否有明确规定呢?例如是按约定2000的工 资总额算,还是最低工资标准?

    HR法律网: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