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劳动法律师:员工隐瞒病情入职死亡公司应当赔偿吗?

2020-09-05296 人看过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员工隐瞒病情入职死亡公司应当赔偿吗?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首先员工发病需要救治的费用,如果符合医保政策的,由医保报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销,如果公司没有依法购买医疗保险,就要承担这块费用;

如果员工在发病时死亡,可能构成工伤,公司需要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如果员工发病给第三方造成损害(包括其他员工),由于并非职务行为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公司原则上不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对于员工发病有救治义务,应当及时送医并通知家属。

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应享受以下待遇:

1.丧葬费

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

2.一次性救济金

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第五十二条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3.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或非因工死亡,符合领取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按企业所在地调整为5类:180元、170元、150元、140元、130元。

(一)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职工遗属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

(二)职工遗属为孤寡一人者,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10%。

(三)兼有(一)、(二)项情况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补助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30%。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待遇的规定:

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丙、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致成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应按本条甲款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付给丧葬费及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应按本条乙款的规定,付给丧葬补助费及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

工人与职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死者年龄在十周岁以上者,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一个月的二分之一;一周岁至十周岁者,为平均工资一个月的第三十五条三分之一;不满一周岁者不给。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工作期间死亡的赔偿,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真实地按照规定进行赔偿。死者应当受到相应的工伤待遇。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成都劳动法律师:公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标准?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公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标准?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第二十五条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

  • 成都劳动法律师:十年员工辞退赔偿补偿标准是什么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十年员工辞退赔偿补偿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十年员工辞退赔偿补偿标准劳动者工作了10年,用人单位

  • 成都劳动法律师:员工违反公司制度可以罚款吗?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员工违反公司制度可以罚款吗?的法律问题第一条,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