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企业经济性裁员是特指企业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情形。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企业经济性裁员只有具备下列四种情形之一:(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就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是因为生产经营发生困难而希望进行经济性裁员来度过危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法律并非允许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经发生困难,即可采取经济性裁员的措施,而是要求用人单位慎用该手段,生产经营必须达到“严重困难”。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47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应当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严重困难企业为: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并己出现亏损,已采取“停止招工”、“停止加班加点”、“清退劳务性用工”、“降低工资”等全部措施满半年仍然亏损且生产经营状况无明显好转的。二、企业经济性裁员的程序如 企业需裁减人员,如下进行: 1. 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被列入被裁减人员名单: (一)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2.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企业提交《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情况报告表》及相关资料,劳动行政部门对材料齐全的企业裁员报告,给予登记备案,并出具回执。注意,这里的“报告”性质上属于事先告知,而不是行政许可或者审批,不需要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同意。 3. 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被裁减人员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企业应当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依法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第一,经济性裁员属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情形。在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竞争,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使企业保持一定的活力,用人单位必须在用人方
HR法律网: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向全体职工说明裁员理由及企业基本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资料。提出裁员方案。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裁员理由,裁员政策依据,裁减时间及实
HR法律网:当出现上述情形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用人单位依照上述情形裁减人员,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HR法律网(www.law-h.